染料类化学物质的危害性
1概述
染料是能使棉、麻、毛、合成纤维、纸张和皮革等染有各种颜色的化合物。染料品种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大类。自19世纪兴起合成染料后,很快替代了天然染料。按照化学结构分类法,染料可分为以下10个主要大类:①偶氮染料;②蒽醌染料;③靛类染料;④硫化染料;⑤芳甲烷染料;⑥酞菁染料;⑦醌亚胺染料;⑧杂环染料;⑨硝基染料;⑩亚硝基染料。另外,也可按染料的应用分类。我国是世界上运用天然染料最早的国家之一。在春秋、秦汉时期已有高超的染料应用技术,将染料用于服饰用品、陶瓷和绘画工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西欧全盛染料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先后在大连、天津、青岛和上海等地兴办了染料厂。解放前,染料生产技术落后,原料靠进口,虽有50多家工厂,但只能生产硫化类、直接类、碱性类等13个低档染料品种,产量也只有5000多吨。建国后,国家建立了原料基地,增加了染料类别,提高了产量,培养了技术人员,为我国染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八十年代,我国已有270个染料及中间体生产工厂,能生产11大类,500多个染料品种,年产染料达7万吨。我国染料产量仅次于联邦德国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至1995年,染料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自1983年起,我国染料除满足国内需要外,每年还可出口近万吨,以后逐年增加出口量,远销印度、日本、德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出口量达9.27万吨。
2染料生产情况
2.1我国染料生产的主要省、市有四川、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以及陕西,它们的产量占全国年产量的2/3以上。而染料生产的主要企业有北京染料厂、天津市染料化学公司、大连染料厂、吉化公司、上海染料公司、无锡染料厂、常州染料厂、苏州染料厂、四川染料厂等12家,这12家1994年染料总产量68767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
2.2世界染料主要生产国的染料生产情况见附表。
附表世界染料主要生产国的染料产量(万吨)
见表
*俄罗斯染料产量
3染料生产的职业危害
目前,已了解的染料多属低毒和微毒,少数为中等毒性和高毒。由于其原料、中间体和成品几乎都是芳香族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所以,染料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芳香族硝基和氨基化合物的危害性。其主要职业危害如下。
3.1火灾和爆炸。火灾和爆炸是染料工业的主要危害。原料苯、萘、甲苯、蒽等和中间体堪匀是易燃易爆物质。尤其是硝化过程中的副反应物容易焦化,热分解,自燃点降低,在摩擦、撞击和高温无水时,极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3.2中毒。在活性基三聚氯氰的生成反应中产生的氯氰化氢可引起氰化物中毒;生产硫化染料时,有硫化氢气体逸出,硫化氢既是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也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长期吸入苯类蒸气,对血液和神经系统都有损害等等。
3.3致癌危害。1895年,德国医生Rehn报道,在品红制造工厂内发现有人患膀胱癌。现在已认识到,联苯胺和乙萘胺是对人类的强致癌物。1967年,英国致癌物管理条例禁止制造和使用联苯胺、乙萘胺、4-氨基联苯、双氯联苯胺、邻联甲苯胺和联大回香胺。随后,美国、原苏联、德国等也指出一些染料的致癌性。我国化工染料行业工业卫生协作组,曾对四川染料厂、上海染料化工厂等11家染料厂职工(这11家生产的染料及染料中间体约占全国产量的2/3左右)进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男性全肿瘤发病率212.80/10万,全肿瘤死亡率173.50/10万;女性全肿瘤发病率79.93/10,全肿瘤死亡率56.17/10万。男性肿瘤主要是肺癌、肝癌、骨癌、食道癌和膀胱癌;女性肿瘤主要是乳腺癌、胃癌、肺癌、直肠癌和宫颈癌。目前,我国已对联苯胺、乙萘胺禁止生产和使用。
德国于1992年4月10日颁布了“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法”,它规定禁止使用可以分解成MAK(III)A及A组中胺类的偶氮染料。从1995年7月1日起,那些使用这些有害染料染色及印花的纺织品不得再在德国销售。德国危险品法第四修正案已确认的禁止使用的芳胺共计22种。因此,我国的染料出口会受到很大影响。例如C.I.直接黄、C.I.直接红等60多种染料与这些有害芳胺有关。
3.4过敏性反应。煤焦油、粗蒽、苯胺、硝基苯、对硝基氯化苯、二硝基氯化苯、硫酸二甲酯等,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致敏性,可使皮肤红肿,产生水泡和过敏性皮炎。
3.5化学灼伤。硫酸、硝酸、盐酸、烧碱和纯碱是染料工业大量使用的原料,在生产操作过程中,经常发生灼伤事故。
3.6其它。染料的后处理过程中有粉尘危害,有的操作岗位含尘量有时可达500mg/m。染料工业的品种多,规模小,生产方式和工艺较落后,由于设备简陋和操作不当,容易发生工伤事故。
4染料生产中值得注意的污染问题
染料对人和动物的致癌问题,德国、美国、瑞士、欧共体、日本等早已对之引起重视。工业发达国家对染料的毒性、致癌问题一直重视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安全日益重视,对化学品生产造成的三废排放标准控制更加严格。七十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制订了法规,其结果迫使一大批染料厂减产、停产、转产等。于是,不少工厂从第三世界购进中间体,本身只做一步染料合成,甚至购买原料只进行商品化加工,从而将制造中间体和染料过程中大量的三废污染问题都转嫁到第三世界国家。在我国,截止到1994年,染料行业的合资合作企业有近80家,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化学工业增长迅速。但是,一些乡镇企业为了急功近利,在缺乏化工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的情况下,往往首先搞染料。八十年代后期,我国的江浙一带纷纷上马了一大批乡镇染料化工企业。乡镇染料企业又把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一些品种重新抬出来,使污染进一步向农村扩散,造成重大损失。如河北晋州某染化厂,曾生产4个系列16个染料品种,固定资产4700万元,创汇1.3亿元,利税2500万元,而今由于污染严重已全面停产,与之相邻的19家生产厂,23个生产企业也全部停产,工厂附近的果树枯萎,村民食用的深井水已变成深茶色。致使亩产小麦由800~1000斤降至500~600斤。十几年来,村民的癌症患者增加。
5预防措施
5.1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染料的原料、中间体和成品大都是芳香族硝基和氨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因此,染料的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中应严格执行国务院《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相关条文。化工部曾对染料生产制订一些生产安全技术规定,如1983年《光气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35-83、《醇溶苯胺黑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55-83,共31项。
5.2加强尘毒治理及致癌染料代用品的研究工作。改革生产工艺,淘汰落后技术,尽量实现自动化生产,用淘汰落后技术,尽量实现自动化生产,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跑冒滴漏,或实现隔离操作。在代用品生产方面,我国已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如上海染化六厂、八厂、九厂,天津染化三厂,吉林第三化工六厂、八厂、九厂,天津染化三厂,吉林第三化工厂等不少厂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用大红色基RC代替大红色基G,紫酱色基GP代替红色基GBC等。
5.3对染料行业,要做好毒物登记和健康监护工作。(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责任编辑:tingting
上一篇:酚钠盐分解工艺及废气治理(图文)
下一篇:对呼尘监测工作中技术问题的探讨
- 冬季风暴袭美国东部带来强降雪 逾千万人受影响
- 德国突发枪击案 现场死伤多人
-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发生3.1级地震
- 这场战“疫”,习近平特别关心这个中坚力量
- 一货船在浙江舟山海域沉没 3死3失联
- 国家能源局:全国煤矿产能复产率超过70%
- 广西柳州市农用车事故致2死3伤
- 安徽六安境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4死
- 关于开展2013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 关于开展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
- 2013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人员名单(第三批)公告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公告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召开2013年“4·28世界
-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与瓦斯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2012年国庆节期间及节
- 成品油公路运输安全管理相关规定
热门排行
- 国内
- 国际
- 本类
- 01浙江龙港发生一起民房意外坍塌事故 2
- 02辽宁葫芦岛一企业发生爆炸事故 已致2
- 03各地多措并举 筑牢抗疫防线
- 04武汉建设三处方舱医院 国家紧急医学救
- 05专家:新型冠状病毒不是SARS冠状病毒
- 06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以战时状态全力抓
- 07交通运输部:正月十五发送旅客1124.2
- 08全国多人因疫情期间隐瞒行踪涉嫌违法
- 09春节期间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 10北京市交通委:进京旅客“远端测温到